中国汽车在欧洲销量2月同比增长64%
广州日报讯 自去年10月底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正式落地以来,中国车企通过调整新车型结构、打造差异化优势等多种方式重新打开欧洲市场,在当地获得较好市场增量。数字显示,今年2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新车销量同比涨幅达64%,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2.5%提升至4.1%。
同时,中欧汽车市场或迎来利好消息。据央视报道,4月3日下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欧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为推动中欧企业开展投资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车企加速“本地化”,插混成为突破口
近年来,虽然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在欧洲遇挫,但中国车企主动调整在欧洲市场的拓展节奏。市场研究公司Dataforce最新报告显示,继1月份后,今年2月,中国车企整体销量持续增长,比亚迪、奇瑞、上汽、小鹏、零跑等主要车企集体发力,新车销量同比大涨64%,达到38902辆。中国车企通过对新车动力类型的调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燃油车销量双双增长。其中,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1%,中国非混动汽油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7%。
记者留意到,中国车企通过加速“本地化”,并凭借优化丰富产品组合、强大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优势实现了销量增长,性价比优势和智能化配置是获得欧洲市场份额的关键。如比亚迪从锂矿开采到IGBT芯片全链路自控,吉利利用沃尔沃瑞典工厂生产领克,上汽MG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定位,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企业,实现当地业务的“出海”。此外,小鹏汽车今年定下海外业务销量增长翻倍的目标,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加速布局欧洲当地区域研发中心和供应链体系来达成。
市场观察
专利是车企在海外面临的最大难题
欧洲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近17%~18%的份额,对于中国品牌全球化至关重要。从欧盟关税政策实施至今来看,也同时加速了BBA、大众等欧洲车企与中国的合作,以及产业链协同,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提醒,中国汽车的出海未来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尤其需警惕欧盟未来对中国车企的插电混动车型和传统燃油车开展的相关新关税措施。
“专利或将是中国车企在海外面临的最大难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军雷提醒,中国车企当前在车联网、人机交互等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方面,海外专利储备仍较为薄弱,提升智能汽车时代的全球竞争力,需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防御体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中国汽车在欧洲销量2月同比增长64%
- 美国科学家研发新型铜合金在800摄氏度高温下能够坚持1万个小
- BMWM4纽博格林限量版官图于上海车展亮相
- 「价格屠夫」再出刀!极狐新6系:20万买三激光雷达+行政级空
- 春天去有风的地方凯迪拉克XT5春日焕季版开启预售
- LumissilMicrosystem推出带触摸感应技术的L
- 3月新势力榜:零跑首次夺冠,小米逼近3万辆创新高
- 家庭/高端/个性大众将在上海车展亮相三款概念车
- 锂价“深蹲”与镍钴“跳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冰火两重天
- 传富士康将在日本举办电动车战略说明会拓展与日系车企合作
- 雷诺将为日产打造一款电动微型车
- 江淮汽车“共建美丽乡村”公益项目结硕果携手共促乡村振兴
- 限时免费终身质保奥迪A4L200万辆悦享版用户关怀再升级
- 经济学家朱民谈比亚迪落泪: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一代人的骄傲
- 全球首款商用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布开启行业新纪元
- 吴会肖:汽车正在成长为具像化的AI智能体|2025电动汽车百
- 顾捷:AI赋能增程技术,提升系统性能|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
- 汽车观察:新思域凭什么赢得长久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