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邱国宣:加快整合航运服务资源,推动广州现代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实习生吴素娴 广州报道
随着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建设的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再进一步。
5月19日,2023年大湾区国际航运大会在广州南沙召开。大会以“开放湾区 面向世界”为主题,探讨建立大湾区面向世界的港航合作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业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港航业如何合作发展?在航运服务、海事服务方面,广州需要提升哪些资源能力?大湾区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该如何实现?
围绕这些问题,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执行院长邱国宣。邱国宣表示,大湾区航运产业存在要素流通不对等的问题,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航运交易中心,是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的关键举措。完善的港航配套与服务是临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将助力打通广州临港经济区与大湾区产业集群关联通道,形成临港经济区产业与珠三角产业区高度关联、互动发展的格局。
吸引大湾区航运要素集聚南沙
南方财经:此次粤港澳三地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对大湾区港航业融合发展有怎样的重要含义?
邱国宣:部分航运企业在大湾区内进行跨境结算时存在一些障碍,制约了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业的融合发展。
在航运产业结构待优化、跨境金融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大湾区内航运产业存在要素流通不畅的问题。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航运交易中心,是贯彻落实《南沙方案》要求的关键举措。
南方财经:如何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在航运服务、海事服务方面,广州自身需要提升哪些资源能力?可以和港澳有哪些合作?
邱国宣:粤港澳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旨在通过吸引大湾区乃至全球的航运服务要素在南沙集聚,推动打造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新格局,推动湾区内各城市、地区实现优势互补,释放湾区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实力。
在航运服务、海事服务方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打造服务贸易发展新高地。依托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开放政策优势,重点提升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全面深化通关、境外投资、跨境消费、跨境支付、跨境人才流动等领域的便利化水平,构筑服务贸易更高水平开放发展新格局。
在港澳合作上,应持续深化内地与港澳港航管理机构交流合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标准互认、执法互助的合作共赢新格局,把大湾区国际航运大会打造成为辐射全球的航运领域的重要对话交流平台、创新政策试点、规则衔接高地,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实现港口长期价值最大化
南方财经:广州临港经济区要依托港口做好港产城协同发展。这一片区还需要补足、强化哪些要素?
邱国宣:港口是临港经济的基础,以实现港口长期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逐渐形成港产城深度互动与融合发展。因此,完善的港航配套与服务是临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将助力打通广州临港经济区与大湾区产业集群关联通道,形成临港经济区产业与珠三角产业区高度关联、互动发展的格局,紧紧依托港口,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临港经济向现代临港经济转型。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临港经济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进一步支持发展高端产业,优化要素配置,构建开发机制,提升服务能级,推动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
一是构建区域一体化、推进沿海开发机制,二是打造一流临港产业带,构建“一主引领、多点支撑、全域协同”产业新场景、空间新格局,三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打响“数联智造”特色品牌。
南方财经:如何理解广州国际航运枢纽的含义?
邱国宣: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意味着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大湾区港口群总体服务能级的整体提升,以及国际海事服务产业的集聚发展,以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增强国际港口城市竞争力。
这需要建设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航运服务发展能级、强化智慧港口建设、持续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推进建设绿色安全港航以及深化港口交流合作。
南方财经:在航运服务业、资源配置能力、航运人才培养方面,广州还需要做些什么?尤其是提升航运产业附加值、实现国际化方面?
邱国宣:一是依托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建立粤港澳组合港。可在南沙自贸区内划批特定区域建立组合港对香港、澳门中流作业的业务进行补充支持,实现粤港澳三地在港航资源共享、行业协同、国际接轨及职能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在助力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为广州港口经济发展寻找新的机遇。
二是提升航运服务产业要素集聚能级,积极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广州应当推动粤港澳三地共建共享信息平台,包括物流信息、货物信息、航运信息等,以便于各方能够共享信息、协同作业,提高整个大湾区航运物流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充分发挥香港接轨国际的法律与规则制度优势、高效便捷的海关与船舶管理体系、高水平的金融及高增值航运服务、政府推动的振兴航运服务业政策等优势,加快与国际航运规则接轨,加强海事服务产业的合作发展。
三是实行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航运业高级人才培养高地。依托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机遇优势,建立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让国内人才“走出去”接受国际一流教育培训,也才能让更多海外高端人才“走进来”,鼓励区内高校积极与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支持高校学生和企业人才到国际知名企业和顶级院校去学习交流,同时面向全球引进高端人才。
拓展大湾区航运产业链
南方财经:在航运周期变化、全球供应链重构进程中,航运业发展有哪些新机会?航运产业链有哪些拓展的方向?
邱国宣:航运金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进程中极具潜力的发展新机会。
一是持续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设立。
二是推进在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粤港澳三地保险市场融合发展,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三是支持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探索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等政策试点,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
四是着力推进船舶融资租赁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多处提及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并且是重点发展的特色金融业务之一。
在航运产业链拓展方面,全球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港口、航运数字化变革的持续推进,航运业势必会选择新的方法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实现航运全产业链发展。
南方财经:在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的发展新趋势方面,大湾区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邱国宣:一是优化产业结构。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节奏,有序调整优化大湾区内港航产业链的业务结构和船队、船型结构,逐步将服务传统化石能源、高耗能产业的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调整至合理区间。
二是实现技术革新。智能航运是传统航运要素与现代信息、通信、传感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现代航运系统与新的航运业态。大湾区具备多元体制、经济体量和吞吐量优势,具有引领智能航运发展的实力和需求,以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为突破口,提升大湾区的智慧航运水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经济观察中国将加速5G融合应用发展
- 11月中国进出口额同比增1.2%月度增速加快
- 济宁市2023年下半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中国中
- 兴化市戴南镇志愿者为百名老人送“爱心饺子”
- 中国A股周二下跌沪指失守3000点
- 多维度数据凸显经济澎湃活力“历史新高”“稳中向好”成关键词
- 阿里网络大腾挪:接连“退出”美年健康、分众等7家公司,非主业
- 德定安航空在上海设立新工厂法国驻沪总领事:相信法国企业能为中
- 莱克洗地吸尘器,宝爸宝妈的全屋清洁利器
- 回暖、活跃、回升、增强……企业信心足中国经济“加速跑”
- 国内足金首饰金价突破630元/克
- 济宁市2023年下半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西城新
- 第六届进博会光明食品集团“THESMARTCHAIN全球食品
- 万亿信创赛道前景广阔 睿银科技发力竞逐领跑市场
-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敷尔佳联合青眼发布《2024年面膜趋势洞察
- 灌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舞动项目建设龙头,锻造产业发展“黄金链”
- 中国A股12月开局平稳央企旗下公司增持指数基金
- “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汇演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