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世界金融网 > > 资讯 > >

城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鸿沟”有待继续缩小

发布日期: 2023-04-19 09:40:50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9833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了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持续提升,满意度为84.2分,同比提高4.5分,首次突破80分大关。监测区间内呈持续上升态势,比2019年提高了12.1分。

中国质量协会从2019年开始,连续4年开展了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并于2022年首次开展了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研究。去年的调查样本方面,城市样本覆盖北京、上海和武汉等16个城市;乡村样本覆盖河南、山东和甘肃等10个省市。

服务质量满意度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数字经济产品快速迭代,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发展与服务质量同频共振,持续满足消费者服务需求。此次调查显示,多项指标创新高。

数字经济保护指数为84.3分,同比提高5.8分,创历史新高。售后保障、信任程度(85.7分)、法律保障(84.6分)、交易安全(84.5分)、个人隐私保护(83.8分)、维权效率(83.4分)、维权渠道(82.5分)均表现较好。有别于传统经济领域,数字经济消费尤其注重个人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权益。相继出台的《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均包含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接受数字经济服务的消费者安全感得到有效保障。

数字经济参与指数为84.7分,同比提高6.8分,参与深度、参与广度(83分)、参与力度(81.7分)均创新高。数字经济已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与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游玩购高度融合。

数字经济共享指数为86.3分,同比提高7.7分。消费者普遍认为数字经济使生活更加方便、幸福(86.5分)、高效快捷(86.6分)。数字经济服务与生活紧密结合,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需求。

数字经济竞争指数为82.2分,同比下降0.2分。消费者对网络覆盖、基础设施(82.8分)、宽带速率(82.6分)和消费设施(80.1分)的评价较高,得分均超过80分,但对服务能力(69.9分)评价较低,这意味着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已获得消费者认可,但供给质量滞后于供给数量的发展。

北上广深及苏州服务质量最好

本次调研的16个业态中,得分排名前8位的是:共享住宿、旅游平台、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直播、即时通讯、知识付费、线上办公。近年来,数字经济服务各领域竞争激烈,市场格局加速重塑,倒逼服务供给方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表现;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数字经济企业合规水平持续提升,确保了主要业态规范发展。

本次调研的16个城市中,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苏州5个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表现均较好且差异较小,位列第一梯队;济南、郑州、武汉、杭州、重庆、长沙、贵阳和成都8个城市位列第二梯队;西安、南宁和哈尔滨3个城市位列第三梯队。其中,长沙增幅最大,其次是贵阳(+6.6分)和郑州(+6.4分)。数字经济服务质量与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强关联,上述16个城市为省会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要素发展相对较好,为数字经济服务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基础。

数字乡村建设加速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指数为78.7分,整体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数字化程度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有效推动了数字乡村建设进程。

数字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惠民利民便民。调研发现,33.4%的受访群众对智慧电力建设保持较高满意度,对其他领域满意的提及率依次是: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水利、智慧能源;乡村居民对智慧农业、智慧房屋的惠民感受有待提升。

数字乡村共享指数为81.9分,表现较好。在惠民服务方面,生活便利得分最高,其次是网络医疗(75.9分)。在网络支撑方面,网络速率(80.8分)和网络质量(77.4分)表现均较好,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在环境建设方面,农村数字环境建设(80.7分)表现良好;农耕体验区、农产品采摘体验区等游玩园区建设(76.8分)有待提升,主要受特色化不足、游玩周期性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地理位置偏远等因素制约。

数字乡村参与指数为79.3分。从具体指标来看,农民的数字技能高,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设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和使用。数字文化宣传力度(77.1分)评价不高,表现为数字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数字文化形式单一、数字文化内容不丰富。农民网购频率不高(69.4分),主要原因是对网络购物信任度低、网络购物不习惯、物流配送不到位等。此外,对数字科技培训(67.1分)的评价也较低。

数字乡村竞争指数为74.3分。从具体指标来看,网络供给数量评价最高,但网速和稳定性仍是乡村网络发展的难点。其他指标得分依次为快递寄件(78.8分)、网络直销(75.7分)、产业发展(75.2分)、数字养殖(69.4分)、产品生产(68.9分)、物流建设(67.2分)。调研发现,物流成本高是影响物流建设评价低的主要原因,“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从不同省市来看,北京市和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最高,均超过80分,处于数字乡村建设第一梯队;其次是陕西省、江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处于第二梯队;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处于第三梯队,数字乡村建设需加速推进。

根据调研结果,中国质量协会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项目组认为:当前,要加快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积极开展乡村网络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早日实现“同网同速”,以数字技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缩小不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数字经济虽为每位居民提供了均等的受益机会,但因数字资源、个体参与和数字素养的差异致使收益不一,进而导致发展机会差距扩大;要统筹数字乡村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应通过统一的数字经济建设标准,加强数字经济共建共享,实现城乡之间的数据要素流动;要加速数字技能培训,加大人才吸引力和“新农人”数字经济培训力度,积极培育致力于数字乡村发展的中小企业,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